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多家房企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
部分房企净利润率先实现扭亏为盈
根据Wind数据,截至7月17日,A股已有67家房企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47家陷入亏损,占比达70%,仅20家房企盈利,占比三成,行业整体承压态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房企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城建发展等实现扭亏为盈,另有部分企业亏损幅度明显收窄。综合来看,规模收缩、售价下行及资产减值计提增加成为业绩下滑的普遍诱因。
滨江集团表现亮眼,因交付体量增加以及浙江区域的市场回暖,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同比涨幅预计达40.01%—69.98%。
点评:行业大洗牌已经到了深水区。67家房企交卷,有人扭亏为盈,有人继续发愁,特别是一些没资源、布局失误的房企,亏损窟窿可能越陷越深。
不过,好在还有“逆袭”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再次证明断臂求生或转型运营可以救命。而那些产品靠谱、区域选对的企业,正在甩开大部队,走出独立行情。戳这里,打造24小时在线的AI销售员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14城房价涨了,这次上海长沙领跑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
一是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
二是今年6月,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部分城市有所上涨。
房价方面展开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0.5%和0.6%。
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另有14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上海、长沙均上涨0.4%,领涨全国。
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降幅小幅扩大,二、三线城市降幅收窄。
对于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指出,市场交易量有所改善、市场价格降幅整体收窄、市场资金来源有所改善,这三方面积极变化说明房地产政策效果比较明显。
盛来运同时表示,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这也需要下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点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双面”状态,即政策正在显效,但市场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换挡期。
一方面,积极信号显现。上半年销售面积与金额的降幅相对可控,6月房价同比降幅普遍收窄,尤其二、三线城市二手房降幅收窄,这说明部分需求在政策刺激下开始释放。
但另一方面,核心压力仍在。6月70城房价环比普降,新房市场整体还是有些疲软。一线城市的新房价格走势形成反差,说明城市间加剧分化,也意味着“全国一盘棋”的复苏局面很难出现。戳这里,打造24小时在线的AI销售员
招商蛇口竞得深圳前海宅地
溢价率高达86.1%
刷新楼面价记录
7月14日,深圳前海桂湾片区一宗地块最终在158轮竞价后,由招商蛇口旗下深圳市招榕置业竞得,溢价率高达86.1%,折合楼面价84180元/平方米。
这一结果不仅刷新了深圳土拍市场的楼面价纪录,更创下了自2024年深圳取消15%溢价上限后的新高。
此外,7月16日,深圳市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拟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宝安区一宗居住用地,地块起始价格为64.09亿元。
据悉,该地块为原计划于4月出让的宝中西组团南街坊地块,原起始价86.27亿元,不过该地块在开拍前官宣中止出让。随后地块进行规划调整,大幅降低商业用地配比,提高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容积率从原来的5.7调至3.4。
点评:行业深度调整期,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成为各家房企追逐的焦点。前海这宗小面积宅地变身深圳新“地王”,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这不仅给土拍市场传递又一积极信号,也反映了诸多房企深耕核心城市战略的决心和勇气。
而宝安的地块,在政府和开发商第一次“双向试探”后,有了新的变化,期待土拍结果。
时隔10年,中央重开城市工作会议
部署7项重点任务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此次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别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会议还指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点评:总的来看,这次会议给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定了调——不再去比谁大、谁快,还是要看谁更好、谁更贴心。
对普通人来说,我们居住的城市将变得更注重生活便利度、环境舒适度和服务贴心度。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要从“盖房子”向“提供好房子和好服务”转型。
地方楼市政策再加码
重点减轻购房资金压力
本周,部分城市推出楼市相关新政策,进一步缓解购房者资金压力。
7月14日,长沙市住建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发展措施的通知》,重点围绕购房补贴政策优化、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等十个方面推出举措,以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明确“以旧换新”,单套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
7月17日,记者从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下调至15%,同时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来付首付款,而且不影响贷款额度,该政策将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加大对刚需群体的支持力度。
同日,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因上季度有2个月个贷使用率低于80%,自7月11日起,公积金贷款流动性调节系数由1.0上调到1.2。
点评:短短几天,长沙、济南、福州等城市纷纷出手给楼市“减压”,核心就一个:减轻买房压力,但招数各有侧重。
这些政策虽不能立刻逆转楼市,但像一场及时雨,给特定群体缓解压力,也传递出“政策工具箱还在发力”的信号。
上半年代建中标项目260个
同比增长8%
2025年二季度,各省市继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陆续出台或修订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代建行为,以此提高项目建设管理专业化水平和投资效益。
根据CRIC不完全统计,二季度共计6个省市政府围绕政府代建制度出台政策,略低于一季度。2025年上半年,出台政策省市达到1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一个城市。
另外,2025年上半年代建中标项目260个,同比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增加29%和8%,增速有所放缓。
但仅从二季度来看,二季度代建中标项目147个,同、环比增幅分别为20%和30%,单季度数据表现有一定的修复,其中涉及学校相关的代建项目较多,也是未来代建企业可以深度挖掘的方向之一。
点评:政策红利仍在,但代建已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分”的阶段。
是否能在民生工程领域建立专业壁垒、控制成本并探索模式创新,深度绑定政府需求,将是代建业务能否突围的关键。
炒股配资在线,配资买卖股票,南昌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