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国资康养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和君康养事业部在“十四五”期间深度参与多家央企、省企、市属国企的战略规划与落地实践,精准把握国有康养企业在政策驱动、资源整合与市场化转型中的核心诉求。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痛点,本文系统梳理“十五五”期间国有康养企业的竞争格局与破局路径,为三级国资主体的差异化布局提供参考。
01
市场环境:多层次竞争“卷起来”
“十四五”期间是国有康养企业成立初期,企业更多专注于自身资产与业务的盘整,一方面更加注重内部的发展,另一方快速扩张需求较少。因此,部分国有康养企业,对于市场竞争并不敏感。
但是“十五五”期间,央企,省属、市属国企大量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甚至许多区县也成立了康养企业。随着规模化发展成为诸多国有康养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竞争更加激烈成为这一时期企业必须面对的市场现实。从纵向看,央企、省级、市级乃至区级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项目上的竞争逐步出现;从横向看,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各类跨界布局者不断涌入,“卷起来”成为国有康养企业在“十五五”不得不面对的市场现实。
纵向竞合:多层级国有康养企业竞争加剧
在多层次竞争格局中,央企、省级、市级国企各有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三者由于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层级和战略定位不同,优劣势差异显著。因此,系统梳理自身优劣势,找到自身定位与差异化合作的可能性,成为布局重点。
央企、省级、市级国有康养企业优劣势对比
在过往以床位为核心的布局中,各级公司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整体竞争压力不大,合作的层次较浅。但随着银发经济逐步取代床位扩张成为企业发展布局的重点,各级企业之间的竞合加强成为必然。
从央地合作的前景看,央企,特别是已经具备成熟运营经验、医疗资源丰富或自身集团产业多元的企业,一方面能够为地方国企进行技术与能力加持,另一方面也能够双方合作扩大企业的资本实力与融资能力,为省属国企往往具备的大规模资产进行多元赋能。
而对省市两级企业的合作而言,共同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市属企业成为省属企业在某一区域密集网点布局的触点,加强对于消费端、需求端的把控等,或利用省属企业建设的智慧康养等平台进行发展,都能够成为多级国企合作的契机。
当然,不同层级之间组织机制的协调,投资与收益分配的要求,管理体系的兼容,以及市场化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多层级国有康养企业合作发展的问题与壁垒。
银发经济,特别是短期内仍然是各企业布局重点的康养服务业,其政策驱动性强、服务属地化强的特色,决定了单一国企难以在一个市场实现通吃或高集中度布局。在“十五五”期间,多层级国有康养企业之间将重构“分层合作、能力互补、需求联动、风险共担”的竞合关系,最终在许多重点城市形成立体产业生态。这也是未来银发经济市场资源占有驱动转向生态整合驱动的重要标志。
横向竞合:跨界共赢成为银发经济发展主题
在银发经济背景下,老龄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转向,已经被各类企业重点关注,中老年人口的需求已成为企业下一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因此,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在“十五五”期间所面对的市场格局,除了来自多级国有康养企业之间的竞合外,原有区域内非康养企业,通过结合自身核心能力,切入康养产业,也成为横向竞合市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主要跨界进入银发经济领域的企业
对于此类企业而言,无论其背景是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在进入银发经济领域时,都必然是企业发展的一次战略选择。目前这类企业一般采用“能力复用—渐进创新—市场开发—生态重构”顺序进行布局,其选择切入银发经济的模式,也决定了在跨界竞合的过程中,国有康养企业如何与他们进行合作发展。
目前来看,此类企业在银发经济中有四类发展模式:
一是原有业务与产品切入型,这种进入模式最为常见,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能够合作补充自身产品服务的缺口,共享需求市场;
二是以自身技术赋能切入型,这一类企业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是开展跨界合作的优质目标,能够更好弥补国有康养企业往往科技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是国有康养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合作对象;
三是重资产切入型,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一般并不缺乏重资产,因此基于优质资产的合作,或对于部分重资产进行兜底保障可能成为国有康养企业与此类企业合作的方式;
四是原有平台型企业切入对于银发客群的产品服务,而国有康养企业与其共同进行资源整合,搭建产业生态圈成为发展模式。
从合作模式来看,对于国有康养企业,在与跨界布局者开展竞合的过程中,首先需明确与目标企业合作点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纵向来看,自身是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共同研发生产方、下游的产品服务使用与场景提供方还是终端的产品服务消费平台端;横向来看,自身是空间提供者、资金提供者、资源提供者还是市场提供者。这也决定了国有康养企业在合作中是基于单品类产品服务的收益分成,还是基于单项目的运营服务合作,或是基于某个目标市场的深度共同开发与股权混改。
“十五五”期间,随着银发经济理念的提出,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面对老年人群的消费升级,国有康养企业将在原本自身产业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为区域的康养产业整合者,更多发挥产业枢纽的价值。因此,在战略层面重新进行思考,对于跨界合作的系统性分析与分布实施策略,通过“优势互补、生态共建、模式共创”与跨界企业形成共生关系,也将成为国有康养企业在“十五五”期间需要提前布局的内容。
不同类型企业合作模式梳理
在合作模式设计与选择过程中,国有康养企业需一方面思考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而不是劣势叠加,另一方作为已经在康养产业进行布局的企业,需思考如何避免“被管道化”,能够实现合作的长期稳定与价值。因此,在股权设计方面,需综合考虑双方长期发展的需求,国有康养企业合规要求,并保留后续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调整的空间;在品牌合作方面,国有康养企业一方面需思考自身品牌建设与价值传播,另一方面也需同步实现品牌借力发展。
此外,目前大量国有康养企业承接了区域智慧康养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也成为许多跨界合作的契机,但是对于数据安全的保护和对于数据主权的把握,控制合作企业对于数据的二次开发等,也都成为国有康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短中长期跨界合作目标与内容
02
要素变迁:劳动密集到技术与资本密集
构建“人力+技术+资本”产业要素结构
从康养产业向银发经济的升级,特别是从原有以康养服务为核心,逐步转变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布局版图,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将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的复合结构进行变化。因此,在“十五五”期间,构建“人力+技术+资本”的三角形产业要素支撑结构,成为国有康养企业面对的新课题。
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必须要持续关注智能设备、医疗护理机器人等技术成本的降低,各类企业在银发经济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快速增加,资本市场对于技术型企业的定价模式改变等重要产业变化节点。因此,员工能力与架构重塑、技术商业化应用闭环与资本生态联盟将成为银发经济的新要素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在人力与技术结合方面,将从“人海战术”到“人机协同”。长期以来,基础一线人才短缺,以及大量一线人员给国有企业管控体系带来的挑战,是困扰国有康养企业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技术的提升,在未来五到十年,基础护理环节更多繁重的工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逐步被机器人、智能设备等替代,而让人力价值进一步在高端、高技术含量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强,成为必然发展方向。
二是在资本与产业结合方面,将从“分散投入”到“生态投资”。从目前资本投资导向看,扩大消费端的社区居家、具备一定技术门口的智慧康养与设备研发等,已经取代了原有的养老机构与床位,从传统重资产向消费市场、数据资产、技术资产的转向,成为资本更加青睐的领域。
三是产业链协同创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除传统将资产资本化能力外,在未来五到十年,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探索技术资本化路径,也将成为必要能力之一。与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开发定制服务与相关支付与盈利模式,对于现有项目进行智慧化提升等,都将成为发展重要方向。
从适老化到全龄友好社会的发展变化
从国际经验可以看出,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社会背景下,适老设施等将深度融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再经历从适老化到老年友好或全龄友好社会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国有康养企业必然要经历自身业务内容与生产要素的再分配与变化。
目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标准,将适老化要求纳入城市建筑、交通、公共空间中,并且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城市更新等方式,修补既有设施的适老化与无障碍提升。未来,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将更加关注全生命周期规划,需兼顾不同年龄段需求,相关政策与配套资金引导也将逐步落地。
此外,适老化改造也将从目前的以家庭与居住环境改造为主,逐步扩展至社区适老生态建设与城市适老改造。包括社区生活圈的建设,城市交通系统的“智慧化+无障碍”网络建设,公共空间适老化与无障碍的提升,以及整体数字基建的适老化模式建设等。
而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把握这一市场机遇有以下三大潜在路径:一是背景为城投公司与房地产公司的企业,可参与大型适老化基建项目,包括城市更新工程与智慧养老基建等。二是对于整合产业生态而言,可延伸适老化家居家具企业、智慧康养企业等,将更多适老化设备纳入自身产品服务企业。三是协同共建行业标准,以标准化引领自身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与复制输出能力。
03
自身提升:链式布局的“新要求”
产品丰富度提升,多元收益产生
在政策支持、老龄化加速及消费升级的多重驱动下,同时核心城市的养老床位与基础医疗规模成长已经趋近于饱和,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未来五年必须要通过更加多元化业务布局,丰富自身产品服务,才能够实现收益增长。因此,在现有业务架构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业务条线,丰富自身产品服务,是“十五五”期间国有康养企业必须要提升的能力新要求。
“十五五”期间康养产品多元化驱动力
从产品丰富的方向看,短期内,根据原有以康养服务为核心的业务布局,拓展更加多元、多层级的服务是国有康养企业的多元化的业务的首选。一方面在原有的养老服务、医疗服务领域,关注多层级高中低端的项目,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中医药、慢病管理、专科医疗等服务,都是能够快速进行延展的产品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合作拓展养老金融服务、更加聚焦新一代老年人群的老年教育、旅游等,乃至针对老年人群的文化“IP”与品牌开发,都能够成为服务类业务的多元化拓展方向。
而在产品端,目前大多数国有康养企业涉足较少,因此一方面可以在已有的服务场景与智慧平台中,合作进行产品销售,打造终端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联手相关研发单位、生产制造单位等,借助银发经济产业园政策与发展趋势,制定行业标准,开发创新产品,拓展多元业务。
随着老年产品市场丰富度提升,国有康养企业将迎来“产品+服务+生态”的多元收益机遇。国有康养企业通过四大多元化驱动力,力争实现收益结构从单一服务费向复合型模式转型,实现从“床位运营商”到“银发生态整合者”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从产业链上游产品服务的采购者升级为供应链链主,掌控更多溢价分配权,在服务方面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周期服务链,在生态维度建设产业闭环,拥抱高毛利赛道,形成跨产业价值网络,成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提升运营能力与经营效率
在基本构建自身业务能力后,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除了要实现业务多元化外,对于现有康养服务类业务,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与经营效率也成为国有康养企业在“十五五期间必须面对的任务。结合国有康养企业背景与自身优势,通过“专业化、数字化、协同化、品牌化”四个维度打造提升运营能力与经营效率策略。
专业化纵深与广度不断提升。对于传统国有康养企业而言,可以认为,以医养结合为主的服务能力是目前企业在运营与经营方面的专业能力核心。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到提供成本可控的高性价比服务,逐步建立自身可复制、可输出的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建设全周期服务链,加强在高附加值服务方面的提供与运营能力。
数字化赋能实现落地效果。目前,国有康养企业大多已经布局智慧康养领域,主要集中于平台搭建。在“十五五”期间,国有康养企业需要借助本轮技术创新,一方面真正将原有平台落地,构建能够集成自有服务与产品,同时链接市场广泛供给,直接触达需求的网络。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利用自身数据资产,对服务内容进行精准匹配与效率提升,实现“数据-服务-产品”闭环。
协同化实现经营能力系统性升级。在原有内部各业务整合协同的基础上,关注对于外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与合作。一是通过股权整合快速扩大资产与床位规模,织密自身服务网络;二是关注产品端整合,弥补目前大多国有康养企业在老年产品与大消费领域的短板与不足;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破解支付难题,实现资金端与服务端协同。
品牌化构建产业生态矩阵。“十五五”期间,大型国有康养企业必然将从单一品牌走向品牌矩阵打造阶段,通过孵化子品牌覆盖细分市场,成为必须发展的策略选择。另一方面,以品牌为撬动,实现强强联合,共建有供应链合作支撑的产业联盟,才能够真正将产业生态的价值落到实处。
“搞钱”助力业务发展
在运营与经营能力提升的同时,国有康养企业也面临增强自身资金实力,打通“融资-投资-盈利”的闭环的问题。在养老金融的大背景下,通过资源与资产优势撬动资本杠杆、优化投资布局、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资金循环与业务增长的良性互动。
融资端实现多维资本工具协同撬动。一是可以利用政策性融资筑底,包括各类政府专项债、补贴资金以及政策性银行贷款,主要用于构建普惠型与保障型养老服务设施,构建区域产业基础。二是可以利用市场化资本运作,特别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解决更加多元、多层次项目与业态的资金难题。三是可以利用各类供应链金融手段,降低自身整体投资与运营成本。
投资端注重生态卡位。构建产业投资能力,必然将成为大量国有康养企业“十五五”期间的重要课题。在产业投资方面,国有康养企业目前一方面追求整体国有资本的安全稳健,另一方有希望能够以投资促业务与创新发展。因此,投资手段的多元,投资目前更加注重产业链纵向整合与区域横向布局,以投资促进从服务向消费的转型等,都将成为必然选择。
盈利端兼顾现金流与价值挖掘。提升盈利能力已经成为国有康养企业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对于国有康养企业而言,在构建业务组合时,首先应力争装入一些高利润或短期内现金流较好的业务,例如部分国有康养企业将区域殡葬产业、成熟生产制造业或部分经营良好的文旅项目纳入自身体系,以支撑自身中短期内现金流发展。另一方面,则将金融融合发展、数据资产变现、银发流量变现等长期价值深挖的如何切实落地,则成为中长期盈利模式的重点思考方向。
总体而言,国有康养企业在“十五五”期间需构建“政策资金筑底-产业资本卡位-多层级现金流造血”的多元增长模型,才能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对的投资规模达、现金流水平低,市场化盈利难、回收周期长的产业发展困境。
和君咨询康养事业部
和君咨询康养事业部聚焦大健康产业,服务银发经济,为客户提供产业分析与调研、战略与产业规划、资本规划与资源对接、商业模式设计、项目策划与落地运营、组织效能提升、人才培养与培训、常年顾问等平台化、智库级实效服务。
推荐阅读THE END
和君咨询:亚洲大型规模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拥有25年咨询经验,咨询队伍超过1000人,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卓有实效的思想、知识和解决方案。宣传片:回望来时路,翘首新征程。媒体合作、业务咨询请联络:400-093-2688。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我们沟通哦~
]article_adlist-->点击在看,评论分享
]article_adlist-->
炒股配资在线,配资买卖股票,南昌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